天津,簡稱津,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、國家中心城市、環(huán)渤海地區(qū)經濟中心,全國先進制造研發(fā)基地、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(qū)、金融創(chuàng)新運營示范區(qū)、改革開放先行區(qū) ,中國中醫(yī)藥研發(fā)中心、亞太區(qū)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。六座超大城市之一。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,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(1404年12月23日)正式筑城,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。歷經600多年,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、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。
地理概況:
天津位于東經116°43'至118°04',北緯38°34'至40°15'之間。市中心位于東經117°10',北緯39°10'。地處華北平原北部,東臨渤海,北依燕山。
天津位于海河下游,地跨海河兩岸,是北京通往東北、華東地區(qū)鐵路的交通咽喉和遠洋航運的港口,有“河海要沖”和“畿輔門戶”之稱。北南長189千米,西東寬117千米。陸界長1137千米,海岸線長153千米。對內腹地遼闊,輻射華北、東北、西北13個省市自治區(qū),對外面向東北亞,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。
地質:天津地質構造復雜,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積物覆蓋。地勢以平原和洼地為主,北部有低山丘陵,海拔由北向南逐漸下降。北部最高,海拔1052米;東南部最低,海拔3.5米。全市最高峰:九山頂(海拔1078.5米)。地貌總輪廓為西北高而東南低。天津有山地、丘陵和平原三種地形,平原約占93%。除北部與燕山南側接壤之處多為山地外,其余均屬沖積平原,薊縣北部山地為海拔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??拷降厥怯珊榉e沖積扇組成的傾斜平原,呈扇狀分布。傾斜平原往南是沖積平原,東南是濱海平原。
氣候:天津地處北溫帶位于中緯度亞歐大陸東岸,主要受季風環(huán)流的支配,是東亞季風盛行的地區(qū),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。臨近渤海灣,海洋氣候對天津的影響比較明顯。主要氣候特征是,四季分明,春季多風,干旱少雨;夏季炎熱,雨水集中;秋季氣爽,冷暖適中;冬季寒冷,干燥少雪,因此,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游的最佳季節(jié)。冬半年多西北風,氣溫較低,降水也少;夏半年太平洋副熱帶暖高壓加強,以偏南風為主,氣溫高,降水也多。有時會有春旱。天津的年平均氣溫約為14℃,7月最熱,月平均溫度28℃;歷史最高溫度是41.6℃。1月最冷,月平均溫度-2℃。歷史最低溫度是-17.8℃。年平均降水量在360-970毫米之間,(1949-2010)平均值是600毫米上下。
自然資源
水資源:天津地跨海河兩岸,而海河是華北最大的河流,上游長度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300多條,在中游附近匯合于北運河、永定河、大清河、子牙河和南運河,五河又在天津金鋼橋附近的三岔口匯合成海河干流,由大沽口入海。干流全長72公里,平均河寬100米,水深3-5米,歷史上河通航3000噸海輪。
流經天津的一級河道有19條,總長度為1095.1公里。還有子牙新河、獨流減河、馬廠減河、永定新河、潮白新河、還鄉(xiāng)新河6條人工河道,總長度為284.1公里。二級河道有79條,總長度為1363.4公里,深渠1061條,總長度為4578公里。天津還多次引黃濟津,并有一定數量的地下水。
引灤入津輸水工程是天津80年代興修的大型水利工程,把水引到天津,每年向天津輸水10億立方米。天津地下水蘊藏量豐富,山區(qū)多巖溶裂隙水,水質最好,礦化度低,泉水流量一般在7.2-14.6噸/小時,雨季最大可達720-800噸/小時。全市有大型水庫3座,總庫容量3.4億。
礦產資源:天津市已探明的金屬礦、非金屬礦和燃料礦有20多種。金屬礦和非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天津北部山區(qū)。金屬礦主要有錳硼石、錳、金、鎢、鉬、銅、鋅、鐵等,其中錳、硼不僅為國內首次發(fā)現,也為世界所罕見。非金屬礦主要有水泥石灰?guī)r、重晶石、迭層石、大理石、天然油石、紫砂陶土、麥飯石等,都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。
水泥灰?guī)r是天津市非金屬礦產中的優(yōu)勢礦種,已探明工業(yè)儲量的礦產地有5個,礦體賦存于中元古界薊縣系鐵嶺組石灰?guī)r層中,含CaO48%~50.7%。已探明工業(yè)儲量的5個礦產地是東營房、轉山、鐵嶺、老虎頂和漁山,探明儲量1.8億噸。水泥灰?guī)r礦產已成為天津市水泥工業(yè)生產的重要資源。
油氣:天津有充足的油氣資源。燃料礦主要埋藏在平原區(qū)和渤海灣大陸架,有石油、天然氣和煤成氣等。天津有渤海和大港兩大油田,是國家重點開發(fā)的油氣田。已探明石油儲量40億噸,油田面積100多平方公里,天然氣地質儲量1500多億立方米,煤田面積80平方公里。
地熱資源:蘊藏較為豐富的地下熱水資源。天津地區(qū)地熱資源屬于非火山沉積盆地中、低溫熱水型地熱。水溫多為30℃至90℃,具有埋藏淺、水質好的特點,已發(fā)現的10個具有勘探和開發(fā)利用價值的地熱異常區(qū),面積2434平方公里,熱水總儲藏量達1103.6億立方米,是中國迄今最大的中低溫地熱田。
海洋資源:天津海岸線位于渤海西部海域,南起歧口,北至澗河口,長達153公里。海洋資源突出表現為,灘涂資源、海洋生物資源、海水資源、海洋油氣資源。灘涂面積約370多平方公里,正在開發(fā)利用。海洋生物資源,主要是浮游生物、游泳生物、底棲生物和潮間帶生物。海水成鹽量高,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鹽產地,擁有中國最大的鹽場。進行海水淡化,解決淡水不足的潛力很大。海洋油氣資源豐富,已發(fā)現45個含油構造,儲量十分可觀。
天津有取之不盡的海鹽資源。天津有約153公里的海岸線,中國最著名的海鹽產區(qū)長蘆鹽場就位于這里,2005年年產原鹽230萬噸,占全國海鹽總產量的1/10。
生物資源:植被大致可分為,針葉林、針闊葉混交林、落葉闊葉林、灌草叢、草甸、鹽生植被、沼澤植被、水生植被、沙生植被、人工林、農田種植植物等11種。截止2006年9月,天津市野生動物共有497種,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73種。全市的野生動物中,有黃鼠狼、大灰狼、獾豬等獸類41種,家燕、麻雀、海鷗等鳥類389種,癩蛤蟆等兩棲類7種,家蛇、烏龜等爬行類19種,青鱔等魚類41種。
土地資源:天津市土地資源豐富。其中耕地面積48.56萬公頃,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0.7%;園地面積37324公頃,占3.13%;林地34227公頃,占2.87%;牧草地594公頃,占0.05%;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18345公頃,占18.33%;交通用地32937公頃,占2.76%;水域315089公頃,占26.43%;未利用土地67845公頃,占5.69%。在全部土地面積中,國有土地501.68萬畝,占28.06%;集體土地1286.28萬畝,占71.94%。全市的土地,除北部薊縣山區(qū)、丘陵外,其余地區(qū)都是在深厚積沉物上發(fā)育的土壤。在海河下游的濱海地區(qū),有待開發(fā)的荒地、灘涂1214平方公里,是發(fā)展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的理想場地。
收起 >